2023年1月3日,中国改革网发布了“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云南省楚雄州:构建‘三位一体’检验检测新格局”位列其中。
为梳理和总结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成果和经验,“中国改革2022年度案例征集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经过近半年案例征集和多轮次专家评议,从30个省(区、市)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近2000个改革案例中遴选出200个典型案例。
其中,对楚雄州构建“三位一体”检验检测新格局的推荐词是:2021年4月,云南省委深改委会议将楚雄州列为2021年度省级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工作唯一试点州,楚雄州认真动员部署州县两级同步推进改革工作。形成了《楚雄州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试点方案》及配套制度。楚雄州系统集成整合,构建州县乡一体化检验检测体制。2022年3月,云南省委改革办明确楚雄州《试点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典型案例的情况。
面对行业分离、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体制机制僵化、市场竞争力弱、动力不足、服务民生能力差等问题,楚雄州按照“州做强、县做精、乡镇强速检”的改革思路,发挥提质增效、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作用,突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工作,打造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楚雄模式”。
2022年9月7日,州委书记刘勇,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陈云波为“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揭牌。
系统集成整合,构建州县乡一体化检验检测体制
构建“州级以技术研发服务主导产业为主、县级以基本保障服务特色产业为主、乡镇以农产品食品安全速检为主”的体制。
推进跨部门、跨行业横向整合。整合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等5个事业单位的检验检测职责,设立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除楚雄市外的9县市整合相应检验检测职责,设立县市检验检测所。
推进跨层级纵向同城整合。整合楚雄市5个事业单位的检验检测职责,同城不再保留对口机构,由新成立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统一承担州本级、楚雄市和楚雄高新区相应检验检测职责。
整合乡镇检验检测职责。在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加挂乡镇检验检测站牌子,统一承担辖区内食品、农产品快速检测等职责。
2022年9月7日,州委书记刘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玉孝等一行到州检验检测认证院调研。
勇于创新突破,构建权责利有机统一的检验检测运行机制
按照“公益性服务为主,市场化服务为辅”的机构属性定位,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机制。
创新治理机制。建立以理事会为决策机构、以院长负责制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决策、执行、监督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
强化经费保障机制。本级财政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标准给予新机构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新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承担基本公益服务的同时,开展市场化服务,依法取得经营收入。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建立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检验检测机构业务协同配合机制、州县乡三级检验检测机构业务协同机制、检验检测数据综合运用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畅通的检验检测工作新格局。
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有为有奖”的业绩比拼机制、“有为有得”的绩效激励机制、“有为有位”的结果运用机制。
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竞聘用人方式,赋予更大选人用人自主权;建立外引内培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加大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实行学科带头人制度,组建科研、技术攻关团队,提升团队技术创新能力。
2022年8月8日,楚雄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委编办主任李志岗到涉改单位(原州质量技术综合监督检测中心)调研。
注重创新驱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检验检测工作体系
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在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设立楚雄州健康医药研究院、在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楚雄州机械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支持高校开展科研及市场化服务。
建立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机制。建立检验检测机构服务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机制、重点企业个性化服务机制,在州检验检测认证院加挂州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牌子,在县市检验检测所加挂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究所牌子,牵头开展地方重点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把科技创新成果列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让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食品中污染物(重金属含量)检验设备
通过创新挖潜,改革后州级和楚雄市相关机构共整合1143项检验检测项目,州级较改革前减少事业单位5个,盘活事业编制146名;10县市较改革前减少9个事业单位,盘活事业编制135名,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强服务、保民生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产品安全屏障进一步织牢织密。
来源:中国改革网 楚雄州委编办 楚雄政研
编辑:刘鸿靖
责编:龚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