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案情】2021年6月,闫某的户外文化传媒公司因经营不善被当地职能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2年6月,闫某因犯危险驾驶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让公司迅速扭亏为盈,闫某于2023年4月开始,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虚假开设夏令营活动广告,以期在即将到来的暑假“捞一把”。广告发出后,有家长陆续报名,闫某在线上收取17名家长的报名费共计7万余元。7月,当家长向闫某咨询入夏令营的事宜时,闫某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最后直接对家长的询问置之不理。眼看已经到广告上载明的入营时间,举办方却一直联系不上,家长们意识到上当受骗,随即报警。经审理查明,闫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举办夏令营培训的虚假信息,招揽学生家长报名,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闫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万元;追缴违法所得全数退回被害人。
【释法】暑期,家长们在给孩子报名时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客观理性选择,做到“三个留心”:一是留心人身安全。为使孩子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请务必选择具备教育部门或旅游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能够提供完善的活动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的正规机构。二是留心财产安全。在交纳预付款时应谨慎选择商家,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机构。同时,要明确预付款的用途、退款政策等事项,避免商家运营变故导致损失。三是留心项目内容。市场上的夏令营种类繁多,家长们在选择时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年龄、性格及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避免盲目跟风热门项目。在报名参加夏令营前,家长应与机构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保留好合同、发票等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